2014年11月2日 星期日

1103公共圖書館



公共圖書館統計系統
台灣目前大概有500多個圖書館

按照公共圖書館宣言,應由地方政府來處理各地的公共圖書館資訊,但現今中央政府總認為地方政府做不好事,所以都把所有事自己來做。地方政府都不會規劃自己的財政,只負責發薪水,遇到問題就向上級機關討救兵

而這些數據反映出來的報表,都沒有必要。

關於統計系統
公共圖書館的營運資料一直以來都是以書面方式填報,惟在講求數據、便捷 的資訊年代中,能即時提供更專業服務資訊給台灣民眾及完善紀錄公共圖書 館營運發展的過程,是圖書館員的責任。從94年教育部編列經費設置「公共 圖書館營運資料填報系統」,從95年開始由各館依規定時程上網填報,定期 由系統產出報表公佈於教育部等相關單位網站。
公共圖書館營運資料填報系統,希望達成以下目標:
一、呈現台灣地區公共圖書館營運現況
二、量化公共圖書館各項政策的執行成效
三、作為未來制定及規劃圖書館政策的依據
四、可以預測公共圖書館未來發展趨勢的指標
五、見證台灣公共圖書館的發展

統計項目定義
公共圖書館統計填報說明:
統計標準時間:
        (1) 靜態資料以當年十二月底之事實為準。
        (2) 動態資料以當年一月至十二月底之事實為準。
統計項目定義:
        (1) 圖書及非書資料收藏數量:係指當年十二月底圖書館實有收藏數量依表列項目逐一填列。
        (2) 工作人員數:包括編制非編制人員(月薪)
        (3) 購買圖書資訊費:包括徵集各種類型館藏資料(含印刷、視聽資料、電子資料等)實際支   出費用總額,不包括人事費、行政費等。(資本門→土地;經常門→原子筆)
(
國外圖書館:圖書,七年內要離開圖書館)
        (4) 借閱人次:係指全年借閱圖書或非書資料(21世紀後RDA跳脫這種概念)之總人次,一人一次借閱數冊,以一人次計算。
        (5) 圖書資訊:係指圖書、期刊、報紙、視聽資料、媒體等出版品及網路資源。
        (6) 借閱冊數:係指全年借出之圖書或非書資料總冊次,一人一次借出數冊以數冊次計算。
        (7) 錄音資料:含錄音帶、唱片、雷射唱片(CD)等。(非書資料)
        (8) 錄影資料:含電影片、錄影帶、影碟、影音光碟(VCDDVD)片等。(非書資料)
        (9) 其他非書資料:包括幻燈片、磁帶、拓碑資料等。
志工人數不代表工作的時數真的有等於館員的工作時數
FTE (Full-Time Equivalen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