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6日 星期二

1120筆記


目前我們使用的是2004版本,而現在的最新版本為2011年出版的

 
常務委員會編目組(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IFLA Section on Cataloguing, 今名為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IFLA Cataloguing Section), 在巴黎召開國際編目專家會議(International Meeting of Cataloguing Experts), 建議起草標準, 藉以規範書目著錄的形式及內容。

彙整對ISBD(M)的建議, 1974年發行第一標準版。1971出版的可能有錯誤或大家覺得不適用的地方
AACR1AACR2的不同在於後者有加ISBD的符號…...

 
範圍:ISBD關心國家級書目機構的書目記錄, 以及其他機構的書目記錄
目標:ISBD主要的目標是明定全球相容的敘述書目記錄, 幫助國家書目機構在國際間互相交換書目記錄。藉由規範著錄的細目、順序、標點符號, 期望達成三個目標:
a)不同來源的書目資料, 得以互相交換, 甲國的書目資料可以輕易的被乙國的圖書館接受;
b)跨越語文障礙, 即使不認識該語文, 仍可識得其記錄的內容;
c)協助轉換傳統形式的書目記錄為電子形式的書目記錄。

用途:
大綱:注音符號的用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